篩籠上的石子





幾個月前

公司發生一些變化



我所屬的部門原先計畫分割出去

成立一家子公司

不過景氣及公司政策轉變的問題

新成立的子公司僅存活了兩個多月

又併入了原先另一家子公司



那時

在新子公司的我們有兩個選擇

回母公司

或是到另一家子公司



各有好處與缺點



回母公司

面對的是以往相處的同事與其他主管



人熟

事情較好辦多了



但是我們整個部門說好聽點是外移

實際點就是被裁撤掉



所以不可能期待能有什麼好的缺

升遷機會自然比較少



到另一家子公司嘛



那邊公司風格截然不同

要求多

相對機會也多

淘汰也快



加上人生地不熟的

如果去了那裡

幾乎是從頭開始



考慮的時間很短

幾天內就要決定



底下的工程師來徵詢過我的看法



依她的個性與能力

我建議她回母公司

那家子公司太競爭

加上前老闆的處事風格

她很難生存下去



最後

我選擇了回母公司(倒不是怕競爭, 只是想脫離之前的老闆)

而原先的老闆及下屬選擇去另一家子公司



下屬選擇的原因

主要是不想調離台北

回母公司得調到桃園上班

有時我搞不懂七年級生在想什麼



還有她覺得我看輕了她的能力

她覺得自己可以競爭的



搬離辦公室時

我給她幾句建議



首先

把一件事好好搞懂

而不是一知半解就去做



第二

別老是拿主管的話當令箭

要講出自己的見解去說服別人



第三

為自己的工作負責

別找藉口



最後

好好發展或學習自己的專長

做顆留在篩子上的石頭

而不是落下那顆



前幾天

一位別的部門主管打電話給我

向我打聽對她的評語



在到另一家子公司的半年後

她私下寫mail向那位主管推薦自己

希望能調回母公司



向熟識的人打探了她的近況



不怎麼好



工作無法完成

新的主管責罵她

而她又因為嘴快而惹了一堆不愉快



壓力大

不開心



能留在篩子上的石子有兩種



一是圓胖的大石子

比篩子的洞還要大

自然不會被篩汰



你本身的能力均衡(到一個階段以上)

或許沒有特別突出的專長

但協調性及可用性高

是主管手中好用的棋



隨著經驗與學習累積

有天會成為一個具重量的石子



另一種則是小卻特別修長的石子

在某個角度下

剛好卡住

避免被淘汰



這種人通常具有單一(或少數)專長

而這專長正好是公司所需

能夠好好存活

甚至在機運下

能有番事業也不奇怪



不過因為其他部份能力不夠標準

有時篩子稍一變化

還是掉了下去



回說那位工程師吧



過去幾年

她總是沒好好了解工作就直接去執行



小聰明很多

懂得利用些技巧完成工作

從來不需要花時間研究工作所需的相關知識

(比方她會整理報表資料, 卻不懂得上面寫的資料的意義)

遇到困難後

不知道怎麼處理

就敷衍了事



其實我覺得她吝於付出(這也是很多七年級的毛病)



她希望能保有自己的休閒生活

不肯多利用點時間充實自己



以往

景氣不錯

上頭壓力沒那麼大(其實大多我都頂下來了)

工作上我也還能在後面幫著一點

加上我不喜歡過度責罵下屬

她日子過得倒也快活



現在

景氣差

人力縮編

落到每個人的要求提高

加上新主管的待人風格(就我知, 偏吼罵那種的)

她過得很不開心

想換個輕鬆的單位跟好主管



其實

她應該換的是自己的心態

如果自己不改變

到那裡都一樣的



“ 一顆會發光的石子,

就算埋在沙子裡,

它還是會被人發現的

蓋不住的"



這是以前一位主管送給我的話



我很認同

努力讓自己成為會發光的石子

留言

  1. ckunta 兄的石頭理論, 精闢入理 發人深省...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