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捷運站跟遊民買到Big issue no. 2了 "
上個週二午後
不常在我上班時間聯繫的李小容
難得傳了個簡訊過來
我也興奮地回撥了電話
興奮?
是的
自從上個月在樂多看到Big issue引進台灣的消息後
我跟李小容說了不下十次想買
(而且不是在7-11購得的)
可惜
幾週下來
一直沒在捷運站遇到販賣的遊民
終於
李小容在家附近的捷運站看到販賣的遊民
上前買了本No. 2
The Big Issue (TBI)
是本創始於英國的雜誌
內容涵蓋國際時事、藝文活動以及社會議題等
1991年創刊迄今
已逾19個年頭
特別的是
該雜誌的販賣通路
不是透過一般的書局或超市的傳統通路
而是限定由Homeless(也就是所謂的遊民)在街頭兜售
這是個規劃完善的非營利社工計畫
經過訓練的遊民
可以免費領到最初的十本雜誌
在街頭以每份一百元的價格向路人兜售
收入歸該遊民所有
遊民在銷售完最初的十本雜誌
取得一千元的收入後
可以選擇拿來花用
也可以以每本五十元的代價跟Big issue購入新的雜誌販賣
不能退貨
遊民得自我衡量銷售情況及自我能力
訂定購買的數量
並背負購入雜誌販賣不完的損失
與一般的慈善團體不同的
Big issue給予遊民的
不是單純的物資
而是個自立的機會
除了最初的資本及販賣的通道
更重要的是心理上自立的訓練
有條件,不是無窮止境地提供物資予遊民
一旦銷售不如預期
遊民並沒有辦法將雜誌回銷Big issue
得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無法依賴的
而依Big issue的售價及市場看來
也沒有辦法依靠販賣Big issue致富的
Big issue只能給那些無助的人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而不是長期飯票
之後的一切得靠自己努力與探索
創辦人John Bird說
Big issue不是慈善,而是門生意
不追求所謂道德上完美的慈善事業
(你永遠沒辦法供應足夠的物資或金錢給遊民的)
而選擇了貼近現實的生意經營
或許正是因為不夠理想化
才是Big issue成功的原因吧
是夜
我們兩人在家輪流翻閱Big issue No.2
撇開出於憐憫的購買目的
這還真是本不錯的雜誌
內容談述的是市面少見的國際時事及社會議題
不嚴肅也不過度輕鬆
有深度又吸引人
是本值得閱讀的刊物
當下跟李小容說好了
以後的每一期
也都要跟捷運站的販賣遊民購買
Big Issue Taiwan
大誌雜誌
留言
張貼留言